最好的养生方法最好的养生方法是睡觉吗
最好的养生方法最好的养生方法是睡觉吗
一、养生觉怎样睡才是最佳的
子时入睡最养阴
建议在每晚亥时(9点~11点)休息,子时(11点~1点)入睡。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(入眠),阳气盛则寤(醒来)。而子时是阳气最弱、阴气最盛之时,此时睡觉,最能养阴,睡眠质量也最佳。
早晨最好5点起床,有助于生发阳气。如果前一晚睡晚了,早5点前也要起,可以在白天增加一个午睡。
身睡如弓效果好
“睡如弓”能够减少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,让人感觉轻松舒适。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,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。
睡觉时爱打鼾的人也适合弓形睡姿,因为打鼾时容易出现呼吸暂停,如果采用仰卧的姿势,小舌头会后坠,很容易引起气道塌陷,从而导致气道流通不畅,加重打鼾症状。
卧室小能聚阳气
在选择居住房屋的朝向时,应尽量挑选南向的房屋居住,房屋的阳光不被前方楼宇遮挡,尽量避免阴冷潮湿的房间,利于关节健康。另外,对老年人来说,建议睡觉的房间不宜太大,主要是为聚集阳气。
传统养生讲究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,因为人睡着了身体表面会形成阳气保护层,夜间通风容易把阳气吹散。建议睡前冲凉,或提前开空调将卧室吹凉,但睡觉时要关上窗子,并穿睡衣。
睡觉方位有讲究
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提到:“凡人卧,春夏向东,秋冬向西”。即认为春夏属阳,头宜朝东卧;秋冬属阴,头宜朝西卧,以合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。
吃饭太饱睡不好
晚饭吃得过饱,耗气就多,耗气就要动气,会扰动阳气。晚上阳气不足,就可能导致消化不良,食物积存在胃内,郁久就化热,容易产生胃热,就会睡不好觉,影响睡眠质量。
另外,晚餐过饱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,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,致使人失眠、多梦,久而久之,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。
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,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,往往会造成胰岛素B细胞负担加重,进而衰竭,诱发糖尿病。
二、最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
减肥排毒:边看电视边踩黄豆
这个非常适合初试者,在沙发前面开辟一小块地带,铺上黄豆,每天看电视的同时光脚在上面踩15分钟,因为黄豆大小很适中,对穴位的刺激也相对温和,可以相对轻缓地促进新陈代谢,排毒和燃脂双管齐下。不过需要提醒的是,当你太饿或者太饱的时候都不要做,做完后立刻喝杯水,排毒效果会更好。
加强肠胃功能:多活动脚趾
根据中医经络理论,胃经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,管脾胃的内庭穴也在脚趾的部位。如果你的胃肠功能较弱,不妨经常锻炼脚趾,比如练习脚趾抓地,或者是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,对经络形成刺激,持之以恒,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,消化不良、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将会得到改善。
关节更灵活:练习踮脚走路
分别用脚尖、脚跟、脚内侧、脚外侧走路,能锻炼到小腿不同部位的肌肉,增强肌肉力量与关节稳定性,预防日常出现的踝关节扭伤的情况,但在初期练习时一定要小心,可以先扶住一些东西,熟练后再慢慢放开。
美肤祛斑:丝瓜络摩擦脚心
日本东京大学竹之内教授研究发现了一种易行有效,无须花钱的按摩脚心美容法。通过适当地刺激脚底,就能够刺激到肾上腺,促使肾上腺分泌激素,激发皮肤细胞的活力,增强其新陈代谢,减少色素沉淀,从而使得肌肤白皙而富有弹性。这种脚心美容法简便易行,每天洗脚后,用丝瓜络之类的天然植物用力摩擦脚心,也可在临睡前两脚互相摩擦脚心,直至发热为止。
缓解腰酸背痛:光脚滚网球
背和脚看上去虽然离得很远,但足底肌膜、小腿肌肉与背部及颈部肌膜都有关联,如果你常常腰酸背痛,可以试试把网球或者高尔夫球放在脚底,从脚趾到足跟缓慢滚动按摩二至三分钟,就能舒缓背部肌肉紧张和疼痛的症状。
三、让女人更健康的五种养生方法
1、神养
什么是神养呢?就是要保持心情愉快,性格开朗,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,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,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,使得皮肤红润,面有光泽。所以,应该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。
2、睡养
几乎所有的养生都需要保证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体力,并做到起居有时、*有度、劳逸结合。要学会科学生活,养成现代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,不熬夜,不偏食,不吃零食,戒烟限酒,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。
3、动养
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,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,更要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,每天至少半小时。如健美操、跑步、散步、打球、游泳、跳舞等,可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。
4、食养
女性日常应适当多吃些富含“造血原料”的优质蛋白质、必需的微量元素(铁、铜等)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。如动物肝脏、肾脏、血、鱼、虾、蛋类、豆制品、黑木耳、黑芝麻、红枣、花生以及新鲜的蔬菜、水果等。
5、药养
贫血者应进补养血药膳。可用党参15克、红枣15枚,煎汤代茶饮;也可用麦芽糖60克,红枣20枚,加水适量煮熟食用;还可食用首乌20克,枸杞20克,粳米60克,红枣15枚,红糖适量煮成的仙人粥,有补血养血的功效;贫血严重者可加服硫酸亚铁片等。
四、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
1.调养五脏法
李中梓编著《寿世青编》一书,提出了养心说,养肝说,养脾说,养肺说,养肾说,为五脏调养的完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明末医家汪机著《理虚元鉴》对虚劳病提出了论治和预防措施。他说:“治虚有三本,肺、脾、肾是也。肺为五脏之天,脾为百骸之母,肾为性命之根,治肺治脾治肾,治虚之道毕矣。”
2.药饵、饮食保健大发展
药饵学说的发展的鼎盛时期:从明*始,药饵养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。
万密斋的《养生四要》都对中老年药饵养生有直接指导意义。这种健身方法要从中年开始,未老先防,重点是调补脾肾。
龚廷贤的《寿世保元》对老年药饵保健提出了两个原则,一是调补脾胃,二是以血肉有情之品补益气血,填精补髓,抗衰防老,延年益寿。
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对于药饵和食养的论述都极为丰富。书中仅谷、菜、果三部就有300多种,虫、介、禽、兽等00多种。书种还收集了很多食疗方法。
李梴在《医学入门》中,强调了“量体选药”的原则。用药宜平和、中和、温和,反对贪补、峻补、唯部补的偏向。
3.综合调理法
冷谦的《修龄要旨》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保健专书,提出了养生要点和养生方法,易于领会实行。
万密斋的《养生四要》提出了“寡欲、慎动、法时、却病”等养生原则,对于违反这些原则的疾病,列出药物的救治方法。
- 上一篇:运动养生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好处养生
- 下一篇:运动养生之简单有效十八式养生